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等多方面要求的综 |
---|
消息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2-04-25 20:12 阅读次数: |
![]() |
重新课标的内容来看,最大的变化应该就是英语占比降落到是6%—8%,而体育与安康课程的比重调整到10%-11%,超越了英语的比重,于是很多人奔波相告:体育取代英语成为了第三大主课!
事实真是如此吗?让我们来剖析一下这次新课改,首先三大主科位置的占比的确发作了变化,语数变化不大,外语权重降落,进步了科学、信息技术和美育艺术类的权重。最为显著的就是体育与安康课程的比重调整到10%-11%,超越了英语的比重。
从课时分配来看,外语课时大幅减少,是不是意味着长期占领三大主课位置之一的英语就走下神坛了呢?非也,我们不能单看这次课标里英语占比是多是少,而要看英语在这次的课标里,比以前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比照2001年的课标就会发现,当年的英语课时占比也是6%~8%,满分仍然是100分没有发作变化!
换句话说,以前英语是什么位置,如今还是什么位置,基本没变。很多家长和学生是不是感到很绝望,固然课程占比在义务教育阶段明显缩减,但将来的考试难度应当不会有所降低,反而愈加考验学生的学习才能,学校的教学才能和家长的注重水平了。
我留意到,这次新课改重点提到一个词——“中心素养”,中心素养是关于学生学问、技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请求的综合表现,“让中心素养落地”是本次课程规范修订的工作重点。 了解了“中心素养”,我们就会明白,国度这次为什么会把体育和美育的课时占比进步到一个新的高度,体育与安康课时的增加,表现了国度注重青少年身体安康的决计,而美育课时的增加,则表现国度愈加注重青少年艺术素养。此外还新增了劳动、综合理论以及中央特征课程,意在增强学生的全面开展。
我留意到新课改提到,艺术课程考核注重过程评价和态度评价,分数不是独一规范。用大家都听得懂的话说吧,艺术类考试和体育类考试一样,是托底型考试(只需你态度端正,根本都会让你过),不是像语、数、外一样的辨别型考试(经过考试拉开差距,停止选拔和分流),难度不大。
换句话说,体育你再怎样进步它的占课比重,它都没法成为高考中拉分科目。所以新课改关键不在于课时占比,而在于高考是不是考英语,假如考,即使是占6~8%,它也是主科,假如不考,就是占18%它也是选修课。所以,体育该怎样锻炼就怎样锻炼,英语该怎样学就怎样学。
人们之所以关注英语的变化,是由于长期以来英语占用了孩子太多的时间,不单单是中小学生,以至是大学生,在考英语四六级上付出了昂扬的时间代价,但常常会发现当我们毕业后步入工作岗位,四六级对我们根本没用。
我个人也以为英语的确没必要逼着每个人都花这么多时间和精神去学,除非未来要从事外交工作或要经常跟外国人打交道,否则大多数人可能这一辈子都用不上英语。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花这么多的时间在英语上能否适宜,假如我们把这些时间用在学习其他学问和专业课上岂不更好。
这次新课改也是配合国度“双减”政策来的,其目的也就是要将孩子们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中摆脱出来,唤醒每个孩子的潜能使他们生长为有灵魂的人,而不是考试机器、刷题机器、小近视眼......但要真正处理这个问题,仅发布一个新课改还是不够的,还需求在评价机制上作大幅度的变革。考试评价是整个教育变革的牛鼻子,现阶段要想将英语从考试科目中除去还是很难的。除非在分数设置上做一定的调整,否则,考试不变,必定是换汤不换药。 |